銀髮公民需要成熟的國家
◎ 陳桂敏
據內政部統計,至104年6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286萬8,163人,占總人口之 12.22%,預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20%。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急劇加增,突顯 老人健康照護、社會整體結構、家庭照顧負擔、老人經濟安全、高齡友善居住環境、老 人終身學習資源運用等議題,影響層面之廣,深受各界關注。攸關百萬家庭的「長期照 護服務法」更於今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且預計兩年後上路,為推動台灣長期照 護之重要里程碑。近日民主進步黨提出2016年不分區立委名單第二順位即為長期照護領 域專家--老人福利聯盟祕書長暨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吳玉琴理事長,可見長期照護於未來 國家政策發展之重要性,不論政府或民間皆卯足心力,準備迎接這股於全球掀起之銀髮浪潮。
就政策面而言,台灣於民國96年核定「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 旗艦計畫」,97年推動第一階段「長期照護十年計畫--中程計畫」,旨在建立服務輸送 體系,服務對象含括65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及僅 IADL失能且獨居之老人,藉由各縣市照顧管理中心之照管專員之評估與資源連結,提供 居家護理、社區及居家復健、喘息服務及長期照顧機構等各項服務。第二階段為建構長期照顧服務網,將長照資源規劃分為社區式、居家式及機構式,並於今年5月15日三讀通過「長期照護服務法」。
就產業面而言,隨著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世代邁向熟齡階段後,已成為最具消費力的一 群,據調查國內退休之銀髮族願意花錢安排休閒及旅遊之人數比例不斷增加中。當人類平均餘命不斷延長之即,如何健康老化、智慧老化、及活力老化,儼然成為銀髮生活品 質的主流。65歲以上老年人可能受限於身體機能或因視力、聽力、行動力、體力的退化 而影響生活品質,此現象亦吸引眾多企業投入各項創新產品的研發,協助高齡者生活品 質的維持與提升。照護機構亦從過去機構式照護,轉向社區型、老人住宅、老人公寓 等,硬體設施更提供各項感應照明系統、生理機能安全監測APP、智慧型手機、腕錶等。除了享有安全健康無虞的照護外,如何滿足熟年族求知慾,亦是現階段推廣的重點。學習不再只是一項樂趣,更是智慧人生夢想的自我實踐。年輕時可能因為打拼事業,無法完成的興趣或夢想都可在這個階段完成,因而社區老人活動中心、關懷聚點、長青中心、松年大學、樂齡大學紛紛設立,一圓老人上大學的夢想。
就教育面而言,因應長照需求之急迫性,據勞動部統計,98年起每年補助辦理照顧服務 員結訓人數約5,800人,截至103年底共有34,893名照顧服務員完成訓練,但結訓後實際
投入照服工作者未達過半。除此之外;大專院校紛紛成立長期照顧科(五專、二專)、長期照顧系(二技、四技、大學)、老人長期照護福利相關系所(碩士、學位學程)等。然而,各學制之培育核心能力及學制間之銜接性並無明確區隔,且投入一線照顧職場者,遠不如預期。亟待相關單位共同進一步研商,才能有效解決長期照護人力缺乏的困境。
銀髮是智慧的象徵,迎接這波高齡銀髮的公民到來,從個人生活、家庭結構、社會產業 發展到國家政策等,都考驗著國家政策的執行力。期許透由產、官、學攜手努力,共同 打造健全、親民的高齡友善社會。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長期照護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老人護理哲學博士)
【報導連結】自由評論網刊登於104年11月20日